8-羟基喹啉衍生物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阳极修饰剂
发表时间:2025-11-20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阳极多以TiO₂等半导体材料为主,8-羟基喹啉衍生物常通过与金属配位形成配合物来修饰光阳极,凭借其独特的电子结构与配位特性,实现延缓电荷复合、拓宽光吸收范围等效果,显著优化电池光电转换效率与稳定性,以下是具体的修饰作用及相关应用实例:
抑制电荷复合,提升电子传输效率
电荷复合是导致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电效率下降的关键问题,8-羟基喹啉衍生物的金属配合物可通过界面修饰阻挡电子反向迁移,减少复合损耗,例如8-羟基喹啉铝(Alq₃)用于光阳极界面修饰时,暗电流曲线和交流阻抗测试证明其能有效延缓电池中的电荷复合。同时,这类衍生物与光阳极材料间可形成稳定的配位作用,规整界面电子传输通道,让激发态电子更顺畅地从染料注入TiO₂导带。像三(8-羟基喹啉-5-羧酸)铁复合到锐钛矿型TiO₂(101)表面后,还能使TiO₂的HOMO、LUMO和费米能级整体升高,为电子传输构建更优的能级梯度,间接减少电荷复合概率。
拓宽光吸收范围,增强光响应能力
纯TiO₂光阳极仅对紫外光有响应,而8-羟基喹啉衍生物的金属配合物自身在可见光区域有较强吸光能力,修饰后可弥补光阳极的吸光短板。一方面部分配合物能作为能量中继染料,通过福斯特共振能量转移(FRET)效应传递能量,如Alq₃与N3染料配合使用时,可将自身吸收的光能传递给N3染料,提升整体光响应并促进电子注入。另一方面,不同金属配位的衍生物可调控吸光区间,如8-羟基喹啉-5-磺酸铁(III)络合物本身在可见光区有吸收特性,将其与TiO₂复合后,复合光阳极对可见光的利用率显著提高,该特性也能助力适配的染料更好地吸收光能激发电子,还有D (-A-π-A)₂结构的8-羟基喹啉衍生物合镉配合物(BDTT-VCd),其特殊结构可降低染料能隙,进一步拓宽光谱吸收范围,强化光阳极的光捕获能力。
提升电池稳定性,降低制备成本
8-羟基喹啉含N、O强配位原子,能与Cu、Zn、Cd等多种过渡金属形成稳定配位键,这类稳定的配合物修饰光阳极后,可增强光阳极与染料间的结合牢度,减少光照、温度变化等环境因素对光阳极结构的破坏,例如BDTT-VCd的热分解温度超280℃,用其修饰的光阳极能让电池在复杂工况下保持稳定性能,解决纯有机染料修饰稳定性差的问题。同时,这类衍生物可搭配铜、镉等普通过渡金属,替代成本高昂的钌类贵金属配合物。如以8-羟基喹啉衍生物合Cu(II)配合物为辅助电子受体的聚合金属配合物PIDT-QCu,以及系列D-π-A型8-羟基喹啉类锌(II)或铜(II)配合物(Q1-Q10),不仅光电性能良好,还大幅降低了光阳极修饰相关的材料成本,其中Q10型号聚合铜(II)配合物修饰后,电池光电转化效率可达3.78%。
优化光阳极表面结构,强化界面结合
8-羟基喹啉衍生物可通过结构设计与光阳极形成紧密作用,改善表面微观状态。比如部分衍生物通过羧基等锚定基团与 TiO₂(101)表面牢固结合,避免修饰层脱落,保障长期使用效果。此外,在聚合反应中,8-羟基喹啉衍生物可与咔唑、苯并二噻吩联二噻吩等给体材料形成大共轭π结构的聚合金属配合物,这类配合物修饰光阳极时,能通过共轭体系强化与染料分子的相互作用,让电子在界面间的传输阻力进一步降低,间接提升电池整体光伏性能。
本文来源于黄骅市信诺立兴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http://www.xnlxgroup.com/

ronnie@sinocoalchem.com
15733787306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