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我们的网站
 
信诺立兴(黄骅市)集团股份有限公司
MENU Close 公司首页 公司介绍 公司动态 证书荣誉 联系方式 在线留言 企业公告
您当前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公司动态 >8-羟基喹啉基离子液体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吸收性能研究
公司动态

8-羟基喹啉基离子液体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吸收性能研究

发表时间:2025-11-26

8-羟基喹啉基离子液体(8-HQ-ILs)作为一类功能化离子液体,通过在阳离子或阴离子结构中引入8-羟基喹啉8-HQ)官能团(含 NO 杂原子及芳香环),赋予其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(VOCs)的特异性吸附能力。VOCs作为工业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(如苯系物、醇类、酯类、卤代烃等),其高效脱除是环保领域的核心需求。8-HQ-ILs凭借“多重作用机制协同+结构可设计性”,在VOCs吸收中展现出高容量、高选择性、低挥发性等优势,其吸收性能与VOCs的分子结构、理化性质及离子液体的功能化修饰密切相关,具体解析如下:

一、8-羟基喹啉基离子液体的结构特征与吸附机制

8-HQ-ILs的吸收性能源于其独特的分子结构与VOCs分子间的多重相互作用,核心机制围绕功能化官能团与VOCs的特异性结合展开:

1. 结构特征:功能化官能团的靶向设计

8-HQ-ILs的结构设计核心是将8-羟基喹啉的杂环结构(含吡啶N、酚羟基O)引入离子液体的阳离子(如咪唑鎓、吡啶鎓、季铵盐)或阴离子(如羧酸根、磺酸根)中,形成“离子液体骨架+8-羟基喹啉功能位点”的复合结构:

阳离子功能化:如1-丁基-3-8-羟基喹啉基)咪唑鎓盐,8-羟基喹啉通过亚甲基、酰胺键等连接臂与咪唑阳离子结合,保留8-羟基喹啉的NO活性位点及芳香环结构;

阴离子功能化:如8-羟基喹啉-5-磺酸根与季铵盐阳离子(如四丁基氯化铵)形成的离子液体,阴离子中的8-羟基喹啉结构直接参与VOCs吸附;

结构优势:8-羟基喹啉的吡啶N与酚羟基O可形成氢键供体/受体位点,芳香环可通过π-π堆积作用结合芳香族VOCs,离子液体的离子对结构则通过静电作用增强与极性VOCs的相互作用,多重位点协同赋予其广谱且高效的吸附能力。

2. 吸附机制:多重相互作用协同强化

8-HQ-ILsVOCs的吸收并非单一作用,而是通过氢键作用、π-π堆积、静电作用、疏水作用等多重机制协同实现,具体因VOCs类型而异:

氢键作用:8-羟基喹啉结构中的酚羟基(-OH)可作为氢键供体,与VOCs分子中的电负性原子(如醇类的-OH、酯类的C=O、卤代烃的 Cl)形成氢键;同时,吡啶N可作为氢键受体,与VOCs中的氢键供体(如苯甲醇的-OH、甲醛的 C-H)结合,这一机制对极性VOCs(如甲醇、乙酸乙酯、氯仿)的吸附贡献显著,是提升吸附容量的核心;

π-π堆积作用:8-羟基喹啉的芳香环与芳香族VOCs(如苯、甲苯、二甲苯)的苯环之间通过电子云重叠形成π-π堆积作用,尤其对甲苯、二甲苯等稠环芳烃的吸附具有高选择性,可在混合VOCs体系中优先吸附芳香族组分;

静电作用:离子液体的阳离子与阴离子形成的静电场,可与极性VOCs分子的偶极子发生相互作用,增强对强极性VOCs(如丙酮、乙醛、乙醇)的吸附能力,偶极矩越大的VOCs,静电作用越强,吸附效果越优;

疏水作用:离子液体的烷基链等疏水基团与非极性VOCs(如正己烷、环己烷)之间通过范德华力形成疏水作用,虽吸附强度弱于极性VOCs,但结合π-π堆积或静电作用的协同,仍可实现对非极性VOCs的有效吸收。

二、8-羟基喹啉基离子液体对不同类型VOCs的吸收性能

8-HQ-ILs 的吸收性能具有明显的VOCs类型依赖性,其吸附容量、选择性与VOCs的分子极性、分子量、结构特征密切相关,不同类型VOCs的吸收表现如下:

1. 芳香族VOCs(苯、甲苯、二甲苯、苯乙烯)

芳香族VOCs是工业废气中常见的污染物,8-HQ-ILs对其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,核心依赖 π-π 堆积与氢键作用的协同:

吸附容量:在25℃、1atm条件下,8-HQ-ILs对甲苯的吸附容量可达0.15~0.30 g/g(远高于传统离子液体如[BMIM][PF6]0.08~0.12g/g),对二甲苯的吸附容量略高(0.18~0.35 g/g),这是因为二甲苯的苯环电子云密度更高,π-π堆积作用更强;

选择性:在苯/甲苯/二甲苯混合体系中,8-HQ-ILs对二甲苯的选择性系数(α 二甲苯/苯)可达2.5~3.5,对甲苯的选择性系数(α甲苯/苯)为1.8~2.2,展现出对多环、烷基取代芳香族VOCs的优先吸附能力;

影响因素:8-羟基喹啉的芳香环取代基、离子液体阳离子的烷基链长度会影响 π-π 堆积强度,烷基链越长(如C6~C8),疏水作用增强,对芳香族VOCs的吸附容量略有提升,但选择性会轻微下降。

2. 醇类VOCs(甲醇、乙醇、异丙醇、丁醇)

醇类VOCs具有强极性与氢键供体特性,与 8-HQ-ILs 的氢键作用显著,吸附性能突出:

吸附容量:对乙醇的吸附容量可达 0.20~0.40 g/g25℃、1atm),远高于非功能化离子液体,其中对丁醇的吸附容量很高(0.35~0.45 g/g),这是因为随着醇类分子量增加,疏水作用与范德华力协同增强,同时丁醇的-OH8-HQ-OH、吡啶N形成的氢键更稳定;

吸附动力学:吸附速率快,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仅需5~15分钟,这是因为氢键作用的形成速度快于π-π堆积,且醇类VOCs与离子液体的相容性好,扩散阻力小;

温度依赖性:吸附容量随温度升高而下降,符合放热吸附的特征,在15~35℃范围内,温度每升高10℃,吸附容量下降10%~15%,因此低温条件更有利于醇类VOCs的吸收。

3. 酯类与酮类VOCs(乙酸乙酯、丙酮、丁酮)

这类VOCs具有极性官能团(C=O),可与8-HQ-ILs形成氢键与静电作用,吸附性能介于芳香族与醇类之间:

吸附容量:对乙酸乙酯的吸附容量为0.12~0.25g/g,对丙酮的吸附容量为0.10~0.20g/g25℃、1atm),低于醇类但高于非极性VOCs

选择性:在乙酸乙酯/正己烷混合体系中,选择性系数可达5.0~7.0,展现出对极性VOCs的高选择性,这一特性使其适用于混合废气中极性VOCs的选择性脱除;

结构影响:离子液体阳离子的取代基位阻会影响吸附效果,位阻越小(如甲基、乙基取代),8-羟基喹啉的活性位点越易与VOCsC=O结合,吸附容量越高。

4. 卤代烃VOCs(氯仿、四氯化碳、二氯甲烷)

卤代烃VOCs的吸附依赖氢键与卤键作用(8-羟基喹啉的N/O与卤代烃的Cl形成卤键),吸附性能因卤代程度而异:

吸附容量:对氯仿的吸附容量为 0.14~0.28g/g,对四氯化碳的吸附容量为0.16~0.30g/g,高于二氯甲烷(0.08~0.15g/g),这是因为卤代程度越高,卤键作用越强;

卤键作用:8-羟基喹啉的吡啶N与酚羟基O可作为卤键受体,与卤代烃的Cl原子形成稳定的卤键(键能10~30kJ/mol),这一机制是卤代烃吸附的核心,使其在含卤VOCs废气处理中具有独特优势;

稳定性:吸附过程中无明显分解,离子液体可重复使用,多次吸附-脱附后吸附容量仅下降 5%~10%,展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。

5. 非极性VOCs(正己烷、环己烷、庚烷)

非极性VOCs8-HQ-ILs的相互作用以疏水作用与范德华力为主,吸附性能相对较弱:

吸附容量:对正己烷的吸附容量仅为0.05~0.10g/g25℃、1 atm),远低于极性VOCs,这是因为缺乏氢键、静电等强相互作用;

改进策略:通过在离子液体阳离子中引入长链烷基(如 C10~C12)或氟代基团,增强疏水作用,可将吸附容量提升至0.08~0.15g/g,或与其他功能化离子液体复配,实现对极性与非极性VOCs的广谱吸收。

三、影响吸收性能的关键因素

8-HQ-ILs的吸收性能受离子液体结构、VOCs特性及操作条件等多重因素调控,核心影响因素如下:

1. 离子液体结构设计

功能化位点:阳离子功能化的8-HQ-ILs对芳香族VOCs的选择性更优,阴离子功能化的则对极性VOCs(如醇类、卤代烃)的吸附容量更高,双功能化(阳离子与阴离子均含8-HQ结构)可进一步提升吸附性能,但合成难度与成本增加;

烷基链长度:阳离子烷基链越长,疏水作用增强,对非极性与弱极性VOCs的吸附容量提升,但会导致离子液体黏度增大,VOCs扩散阻力增加,吸附速率下降,需平衡链长与流动性(通常优选 C4~C6 烷基链);

取代基修饰:在8-羟基喹啉的芳香环上引入供电子取代基(如-CH3-OCH3),可增强π-π堆积与氢键作用,提升吸附容量;引入吸电子取代基(如-NO2-Cl)则会削弱吸附作用,需根据VOCs类型选择取代基。

2.VOCs的理化性质

极性与偶极矩:VOCs的偶极矩越大(如乙醇 μ=1.69 D、丙酮 μ=2.88 D),与 8-HQ-ILs 的氢键、静电作用越强,吸附容量越高;非极性VOCs(如正己烷μ=0 D)吸附容量显著较低;

分子量与分子结构:分子量适中(50~150g/mol)的VOCs吸附效果极优,分子量大的VOCs扩散阻力大,分子量小的则氢键作用弱;含苯环、C=O-OH等官能团的VOCs更易与8-HQ-ILs形成特异性相互作用,吸附性能更优;

蒸气压:蒸气压越高的VOCs(如甲醛、甲烷),在气相中的浓度梯度大,吸附速率快,但吸附容量受限于相互作用强度;蒸气压较低的VOCs(如苯乙烯、丁醇)吸附速率慢,但吸附容量更高。

3. 操作条件

温度:吸附过程为放热反应,低温有利于吸附平衡向吸附方向移动,25~35℃是极佳吸附温度范围,温度超过50℃后,吸附容量显著下降;

压力:压力升高,VOCs的气相浓度增加,吸附容量略有提升(压力每升高0.1MPa,吸附容量提升5%~10%),但提升幅度有限,常压下即可实现高效吸附;

气体流速:流速过快会导致VOCs与离子液体接触时间不足,吸附效率下降;流速过慢则处理量低,需根据实际应用场景优化流速(通常为0.1~0.5L/min)。

四、吸收性能的优化策略与应用潜力

1. 优化策略

结构改性:通过在8-HQ-ILs中引入双功能基团(如同时引入8-羟基喹啉与胺基、羧基),增强与VOCs的多重相互作用,提升吸附容量与选择性;例如,胺基修饰的8-HQ-ILs对酸性VOCs(如乙酸、甲醛)的吸附容量可提升30%~50%

复配使用:将8-HQ-ILs与其他功能化离子液体(如咪唑类、吡啶类)或有机溶剂(如乙二醇、甘油)复配,兼顾对不同类型VOCs的吸附性能,实现广谱吸收;例如,8-HQ-ILs[BMIM][BF4] 1:1复配后,对苯与甲醇的混合VOCs吸附容量均可达0.20g/g以上;

负载化处理:将8-HQ-ILs负载于多孔载体(如活性炭、分子筛、硅胶)表面,解决离子液体黏度大、传质效率低的问题,提升吸附速率与处理量;负载后的复合材料吸附容量可达0.15~0.25g/g,且吸附-脱附循环稳定性更优;

脱附再生:采用加热脱附(80~120℃)、减压脱附或惰性气体吹扫脱附,可实现8-HQ-ILs 的再生,再生次数可达5~10次,吸附容量保留率≥90%,降低运行成本。

2. 应用潜力

工业废气处理:适用于化工、制药、涂装、印刷等行业产生的VOCs废气(如甲苯、乙醇、乙酸乙酯、氯仿等),可单独作为吸收剂或与吸附、催化燃烧等技术联用,实现VOCs的高效脱除;

室内空气净化:对室内挥发性污染物(如甲醛、苯、甲苯)具有高选择性吸附能力,可制备成吸附材料用于空气净化器、活性炭包等产品,改善室内空气质量;

溶剂回收:利用其对特定VOCs的高选择性,可用于工业生产中溶剂的回收再利用(如制药行业的乙醇回收、化工行业的甲苯回收),降低资源浪费与环境风险。

五、局限性与未来发展方向

1. 局限性

合成成本高:8-HQ-ILs的功能化合成步骤复杂,原料价格昂贵,大规模应用受限;

黏度较大:纯离子液体黏度高(25℃时通常为500~2000mPas),导致VOCs传质效率低,吸附速率有待提升;

非极性VOCs吸附不足:对正己烷、环己烷等非极性VOCs的吸附容量较低,难以满足混合VOCs的全面处理需求。

2. 未来方向

低成本合成:开发简单高效的合成工艺,选用廉价原料,降低8-HQ-ILs的生产成本;

低黏度设计:通过引入短链烷基、氟代基团或与低黏度溶剂复配,降低离子液体黏度,提升传质效率;

多功能化改性:设计同时含8-羟基喹啉与疏水、亲水性基团的离子液体,实现对极性与非极性VOCs的广谱高效吸附;

工业应用验证:开展中试与工业试验,验证8-HQ-ILs在实际工业废气处理中的性能与稳定性,推动其产业化应用。

8-羟基喹啉基离子液体凭借其官能团与VOCs之间的氢键、π-π堆积、静电、卤键等多重相互作用,对芳香族、醇类、酯类、卤代烃等VOCs具有优异的吸附容量与选择性,尤其在极性与芳香族VOCs的脱除中展现出独特优势,其吸收性能受离子液体结构、VOCs理化性质及操作条件的综合影响,通过结构改性、复配、负载化等优化策略,可进一步提升吸附效率与实用性。尽管目前存在合成成本高、黏度大等局限性,但随着功能化离子液体合成技术与应用工艺的发展,8-HQ-ILs有望成为工业VOCs废气处理、室内空气净化等领域的高效吸收材料,为环保治理提供新的技术路径。

本文来源于黄骅市信诺立兴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http://www.xnlxgroup.com/

热门搜索: 8-羟基喹啉 双醚芴丙烯酸酯 吲哚生产厂家 喹啉酸 环氧基双酚芴 双酚芴 双醚芴